农药需求信息
(1)″十四五″以来种植业农药使用总体情况
农药总量稳中有降。2021~2022年,农药使用总量(折百量)由24.8万吨下降到24.5万吨。
各大类稳中有变。杀虫剂、杀菌剂、除草剂″三足鼎立″局面相对稳定,用量均有所下降;植物生长调节剂类的农药品种使用量上升明显,但用量占比仍不足2%。
高效、低毒农药主打。2021~2022年微毒、低毒农药使用量约占86%,高毒农药不足1%。
(2)2023年农药市场总体情况
国内需求强劲。受国际局势影响,粮食安全提到新高度,病虫害防控的农药刚性需求强劲。
国际需求震荡。全球经济低迷、欧美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减少、印度农药工业的崛起等,对我国原药销售带来一定冲击。
高质量转型明显。我国农药企业整体实力明显提升,呈现全产品线覆盖和全产业链发展的趋势。研发投入不断增加,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品种研发出来。自动化和智能制造水平不断提高,安全生产、污染治理成效显著,重大特大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事故明显减少。
(3)2024年农药市场预测
总体趋势:总量稳、结构变。
预计2024年种植业农药使用量需求与2023年基本持平。总量稳表现在以下三方面:施用农药仍是我国″虫口夺粮″的主要方式,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需求;我国重大病虫害多发重发频发,国家鼓励和支持″一喷三防、一喷多促″等预防性和应急性防控用药;农作物病虫害抗药性发展呈加速上升趋势,用药量趋近登记用量上限。
结构变体现在三个方面:生物农药用量将继续上升,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趋严,绿色防控的深入推进,绿色防控面积增加,生物农药需求旺盛,用量会有所上升。各大类农药有升有降,全国杀虫剂用量随着″防早治小″的理念深入农心,会有所下降;杀菌剂用量因国家鼓励″一喷三防、一喷多促″将有所上升;除草剂因土地流转加快、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草害趋重,用量将继续上升;植物生长调节剂未来几年随着大面积提单产行动,需求会明显增加。经济作物用药量将下降,随着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和化学农药减量化要求,以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蔬菜、果树类用药结构将趋于高效、低残留、低用量农药,相关高效农药的需求旺盛。
(4)2024年抗药性病虫草防治用药建议
褐飞虱,暂停使用吡虫啉、噻虫嗪、噻嗪酮等药剂,限制使用呋虫胺、三氟苯嘧啶、烯啶虫胺、氟啶虫胺腈的次数。
二化螟,在高抗地区暂停使用氯虫苯甲酰胺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药剂,轮换使用乙基多杀菌素、双酰肼类等药剂。
稻纵卷叶螟,限制使用氯虫苯甲酰胺等杀虫剂的次数,轮换使用茚虫威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、乙基多杀菌素等药剂。
麦蚜,限制使用含有吡虫啉的小麦拌种剂,轮换使用含有噻虫嗪、噻虫胺、辛硫磷的拌种剂或包衣剂。
豇豆蓟马,优先选用金龟子绿僵菌、苦参碱等生物农药,限制使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虫螨腈次数,轮换使用乙基多杀菌素等。
小麦赤霉病,江苏、安徽等省停止使用多菌灵及其复配药剂,轮换使用丙硫菌唑、氰烯菌酯、氟唑菌酰羟胺、戊唑醇等药剂。
水稻恶苗病,在高抗地区暂停使用氰烯菌酯及其复配药剂,轮换或混配使用戊唑醇、咪鲜胺、咯菌腈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。
稻田杂草,东北、长江中下游高抗地区暂停使用五氟磺草胺、二氯喹啉酸防治稗草,轮换使用噁唑酰草胺、氰氟草酯等药剂。
麦田杂草,高抗地区暂停使用苯磺隆防治播娘蒿,炔草酯防治菵草,精噁唑禾草灵防治日本看麦娘,提倡播后苗前使用砜吡草唑、吡氟酰草胺、氟噻草胺等药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。
